第150章
八点十分,现场灯光骤亮,唐振河等人大步登台。
唐振河那道军人威严的目光扫视一圈,对着话筒,声如洪钟:“今天,大夏向全世界宣告,碳纤维、氮化镓材料实现自主突破,西方对大夏的封锁,不攻自破。”
台下瞬间沸腾,镁光灯如星瀑倾泻。
接下来,沈平章大致介绍了碳纤维和氮化镓的研制过程,随后向记者们展示了实物。
总之就是一句话,大夏再也不怕被列强卡脖子了。
然后是记者提问时间。
朝日新闻记者率先发难,“沈先生,在新型材料领域,西方国家一直对你们实行严格的封锁,你们是如何做到自主研发的?”
面对镜头,沈平章笑道:“自主研发的过程,我刚才我已经说过了,这里不在赘述,我要说的是,大夏人不怕封锁,封锁只会让大夏的脊梁越压越直。”
一位老米记者冷笑起身,金丝眼镜泛着冷光,“沈先生,我想问的是,你们会用碳纤维和氮化镓来制造战斗机吗?据我了解,西方国家的战斗机已经到了三代甚至四代,而你们还停留在二代。”
这是赤裸裸的嘲讽。
引发在场大夏人众怒的同时,又无力反驳。
大夏真的落后世界太多,什么时候能追上,很多人心里没底。
沈平章才不惯着他。
“我们大夏会充分利用碳纤维和氮化镓,让它们在该发光的地方发光,该发热的地方发热,至于你说的战斗机,我只回答你一句,且看明日之蓝天,竟是谁家天下。”
国外记者的提问都带着一股挑衅的味道。
别以为西方记者有多高尚的节操,狗屁,正因为他们掌握了舆论话语权,才颠倒黑白,无中生友,蓄意抹黑。
他们并不想让世界人民看到最真实的大夏。
发布会后半场,主持人把更多的提问机会给了国内媒体。
无可厚非。
他们提的问题也不再尖锐,更切更多聚焦在碳纤维和氮化镓对经济和民生的作用。
工业部部长王绍文做了官方回应。
最后的最后,港城经济早报记者林凡终于有了一次提问机会。
他拿过话筒,有些激动,“沈先生,您参与了碳纤维和氮化镓材料的研发,都成功了,接下来你还要研发什么,方便给我们透露吗?”
林凡新闻敏感意识很强,总能找到清奇的角度。
沈平章笑了笑,“大夏正在改革开放,我会尽快融入到这股大潮流中,做一个大夏人该做的事。”
发布会尾声,外交部部长杜辉宣布了一件事,“大夏的碳纤维和氮化镓产品将向友好国家开放合作。”
这一声如惊雷。
大夏这一招,直接让西方的封锁名存实亡。
最后,沈平章再次说道:“我们用碳纤维制作了一批鱼竿,赠送给在场的每一位记者,你们可以带回去,检验一下大夏碳纤维材质好不好,相信你们会喜欢,这是大夏的底气。”
“还有一句话,希望你们能带回去,大夏有全球最具潜力的市场,欢迎友好国家前来合作共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