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千文学网

千千文学网>六零之筒子楼吃瓜看戏2.0 > 第157章(第3页)

第157章(第3页)

不过这都是后话了,只说如今,姜楠和周知行出差半个月,不仅顺利带回了贺玲,据前两天宿省来的电报,连山大队被调查,解救了不下十位被拐卖的妇女,还没下火车呢,姜楠和周知行就被上级点名表扬。

大包小包的回到家,姜满城摸着闺女带回来的宿省特色丝绸,赞道:“没想到这手艺还留着呢,以前在大魏的时候,宿省那一片就进贡丝绸,我记得还有缂丝技术,宫里的娘娘们喜欢着呢。”

陈金花也格外喜欢姜楠带回来的丝巾,简直爱不释手,一下下摩挲着:“比供销社卖的还好,不仅滑溜,花色还新鲜,供销社都没卖的。”

姜楠洗过荔枝,端着盆儿从卫生间出来,笑道:“我每天早上都去公社的供销社里看呢,只要有货我就买。爸,妈,别看了,那东西又跑不了,吃荔枝。我特意从宿省带过来的呢,尝尝,是不是比系统的甜。”

姜满城和陈金花这才各自放下手里的丝绸,似是怕糟蹋了,起身前又小心翼翼地叠好,这才走过去吃荔枝。

说实话,这东西还真没系统里卖的甜。系统里的水果,那是科学家们经过多少代杂交培育出来的,肯定比如今的好吃。也就如今管得紧,他们不好多买,不过|时不时偷摸出去郊游,还是能偷吃一些的。

闲闲的剥着水果,姜满城询问了去连山大队调查的经过,心里替闺女捏了一把汗。这要是没有养殖场的利益牵着,连山大队的人非一窝蜂围住他们不可。杀人可能不敢,但揍一顿呢?别以为他们不敢,这样的事儿还少嘛!

见闺女和女婿好端端的坐着,媳妇儿又大咧咧的没想到这些,姜满城所幸闭嘴不说话了。

好着就行,以后出差的事儿还是少去吧。

回来没怎么修整,第二日就去上班了。半个月不见,两人将带来的水果散给众人,热热闹闹的开始新一天的工作。

九月,油田新的家属院建成,随之而来的,是更加热闹的分房争抢大戏。今儿这家说必须得双职工才能分,明儿听说涂书记亲自主持分房工作,去领导院门口堵人的职工家属越来越多。姜楠和周知行不得不出警,拿着喇叭劝大家离开,分房标准很快会出来云云。

出来是很快出来了,可是谁听呢?

争吵打架的、写大字报批斗的,更有数不清的匿名信,不是举报谁谁谁贪污受贿,就是说谁谁谁偷拿单位的东西,损公肥私。大大小小的,举报什么的都有。好似这个人倒下了,他们就能分到房一般。

其实哪儿有那么简单。工龄、职称,这都是能量化的,一就是一二就是二,模糊不得,也做不了假。就是对单位的贡献这种模糊的东西,背后也都是长年累月的功夫,不是一时半刻就能让大家认可你的贡献的。

可惜,利益当前,谁也想不来那么老些。只认一个死理,那就是前面的人倒了,他们这些后面的,排名就靠前了,分房的机会就大了。因此,每日一到派出所,一大摞儿的举报信放在门口,真就三五天的功夫,举报信成麻袋成麻袋的装,你就说这得多忙。

这个信上说谁谁谁拿单位的纸了,那个就说谁谁谁偷拿食堂的菜,都是屁大点儿的事儿,搁平时,不过一笑了之,谁让碰上分房这个节点了呢,芝麻大的事儿都得当成正事去做,认真去单位调查。

敷衍?信不信明儿就有你的举报信,说你尸位素餐,不认真工作,不响应为人民服务的号召?大帽子一扣,就说你冤不冤?!还不如受些累,去调查呢!

那真是累得啊,整整九月,三十天,一天都没休息,每日晚上十点才到家,一到家,衣服都懒得脱,躺在沙发上就能睡着。可把姜满城和陈金花心疼坏了,本来陈金花还想趁着十一和中秋节的时间,多请几天假,去一趟疆省看陈万里呢。如今看闺女都累脱相了,早早打消了念头,欲留在家照顾闺女。

姜满城不得不劝啊,他说:“金花,我在家就行了,爹自己在疆省,又没人照顾,吃都吃不好,你去了不是正好?小楠有我呢,不用担心。”

陈金花犹豫得不行:“小楠和小行两个人呢,你一个人哪儿照顾得过来?爹他职务高,领导会派人照顾的。。。。。。”

说着,埋头想了想,突然道:“满城,你那肉酱多做几瓶,爹爱吃,咱们多寄一些过去。要是哪天爹不想做饭了,直接去食堂买两个馒头,夹着吃都行。就是拌面条也行啊,听说疆省那边爱吃面。。。。。。”

姜满城能说什么呢,当然是听话地去做肉酱了。陈万里那么大年纪了,还去疆省发光发热,如今已经是二把手了。他一个不到四十的年轻汉子,就这么看着闺女和女婿受累?

也不知姜满城怎么操作的,隔了两日,省里最大的报刊发表了姜楠写的那篇,有关人贩子的文章。头版头条,黑色的大字十分醒目,“作者姜楠”两个字尤其显眼。文章里,整整四十条人贩子的常用伎俩,一经发表,在全省范围内引起了热议。省公安厅、市公安局、朝阳油田公安总局陆续派人,对姜楠进行了专访,并组织了各级在职人员学习讨论。

九月下旬,谁也没想到,国家级的报刊转载了姜楠的文章。没过多久,凭借打拐的突出贡献,姜楠被官媒盖章,成为“英雄警察”、“打拐英雄”。这可把油田领导高兴坏了,一把手亲自特批,姜楠毫无争议的分到了六十二平的房子。当初“保争冲”的目标,终于实现了。

这就属于没有异议的,任谁举报也没办法。姜楠的贡献是明面儿上的,是被官媒盖章认定的,任谁也无法忽视。顺利地拿到了房子的钥匙,第二日就是十月一日国庆节了,朝阳油田迎来了初雪。

又到了一年一度买冬菜的时节,因着分房子的事儿,本来就不平静的队伍,如今更是吵吵嚷嚷得不像个样子。

这个说:“我家虽然是单职工,但我男人工作都十年了,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,怎么就没资格分房了!”

那个说:“我家虽然都只工作了五年,但双职工呢,加起来也有十年了吧?而且两个人做的贡献,怎么都比一个人大吧?你也别光盯着我们家啊,分房子的人多了去了,你这是欺软怕硬!”

说着,看到姜满城一家过来,老头儿忙指着道:“姜楠工作才两年,不也分房子了,还是六十二平的大两居,带大客厅呢,你怎么不去盯着人家!”

姜楠冲天翻个大大的白眼儿,心里没有半丝波澜。自从分到房子,这种言论她听得多了。就是派出所的邹立,刚开始都有些嫉妒她和周知行。

没办法,邹立和媳妇儿没分到房,两人如今还跟老人住一起呢。只不过邹立他爹大小是个领导,房子是九十六平的大三居。就算如此,小夫妻也想有自己的房子啊,盖家属院的事儿他们早听说了,夫妻俩也是双职工,谁知道倒霉催的,没分上呢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