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2章
说完,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孙娟一眼,端着茶缸慢悠悠地踱开了。
孙娟站在原地,明明是秋高气爽的日子,她却觉得遍体生寒,王馆长的话像一张无形的网,瞬间收紧。
他不仅知道秋月信中向她要什么,还明确地警告她不要外传,甚至要审查她抄录的内容,他到底在掩盖什么?那个“安定团结”的大帽子,压得孙娟心头发沉。
她失魂落魄地回到办公室,仍旧是空无一人。
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,却驱不散她心头的寒意,她下意识地看向藏匿报纸捆的角落,还好,旧杂志压得好好的,似乎没人动过。
《柳树屯的灯》的剧本稿子还摊在桌上,那盏象征新生活的“灯”字仿佛在嘲笑她此刻的处境,孙娟强迫自己坐到桌前,她拧开钢笔,写下一行字:“。。。。。。春风吹进了柳树屯,姑娘们的心也活了,她们不再满足于。。。。。。”
可脑子里却不断闪过“祠堂”、“族老”、“石点头”。。。。。。剧本里描绘的美好新生活,与库房里那个沉甸甸的、充满冤屈的旧世界剧烈地撕扯着她,让她心烦意乱,一个字也打不下去。
她烦躁地起身,想去倒杯热水定定神,路过王馆长那张靠窗的办公桌时,她习惯性地瞥了一眼,桌上摊开着一本厚厚的、书页发黄的《清河县志(民国卷)》,旁边还放着王馆长那个老花镜,显然他刚才还在看。
孙娟的脚步顿住了,县志?她鬼使神差地走近了几步,目光落在翻开的书页上,那一章的标题是“地方风俗与宗族治理”。她的心猛地一跳,视线急切地扫过那些竖排的繁体字。
突然,她的呼吸一窒!
书页中间靠下的位置,一行加粗的黑体字清晰地印着:“周氏宗祠”。
周氏宗祠?!这不就是册子里记载的,周老三被冤枉、王氏撞柱的那个祠堂吗?!
孙娟的心狂跳起来,她忍不住凑得更近,急切地往下看记载,在关于周氏宗祠的简述下方,似乎还有几行小字注释,像是补充说明。然而——
那几行小字的位置,赫然被人用蓝黑色的钢笔水,粗暴地、狠狠地涂抹掉了,墨迹浓厚,洇透了纸张,覆盖得严严实实,像是要彻底湮灭掉什么,那墨水还没完全干透,在阳光下泛着一点刺眼的光泽。
是谁涂的?王馆长吗?他刚刚就在这里看书?他想掩盖什么?这被涂抹掉的内容。。。。。。会不会就是关于周老三那桩冤案的记载?!
孙娟盯着那团刺目、狰狞的墨迹,只觉得一股冰冷的恐惧瞬间攫住了她,比在阴暗的库房时更甚,这被强行抹去的文字,像库房里那个被破布包裹的秘密一样,无声地尖叫着,指向一个讳莫如深的过去。
而王馆长那张看似温和的笑脸,此刻在她心中蒙上了一层令人不寒而栗的阴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