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千文学网

千千文学网>大唐九万里 > 第 46 章(第1页)

第 46 章(第1页)

李祈安微微颔首,转身正欲迈步,王二娘子却忽然出声唤住他:“李郎君留步。”

他回过头,见她站在月光里,眉眼间带着几分怅然的清明:“先前我便说过,最羡慕璎璎妹妹。想来我这前半生浑浑噩噩,如提线木偶般任人摆布,唯独这件事,倒是看准了的。”

李祈安闻言,无奈地摇了摇头,唇角却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:“可惜啊,那不开窍的,终究还是不开窍。”

这话里的无奈与纵容,像投入湖面的石子,轻轻漾开圈涟漪。王二娘子望着他转身离去的背影,忽然明白,有些圆满不必求诸自身,能看着旁人得偿所愿,或许也是一种慰藉。

王二娘子转头望向门外,吉祥正站在廊下望着她,眸子里的光亮得惊人,比窗外倾泻的月色还要澄澈。四目相对的刹那,无需言语,多年的隐忍、恐惧与彼此扶持的暖意都化作唇边一抹浅浅的笑。两人齐齐转身,朝着李祈安离去的方向深深一揖,那躬身里藏着千言万语的谢忱,谢他拨开迷雾,谢他予人底气,谢他让这段见不得光的情愫终于能晒在天光下。

那些未曾宣之于口的话,那些藏在眼底的感激与决心,都在这无声的默契里交融。他们都清楚,若没有李祈安这柄“外力”,即便没有王君的控制,没有赵家的牵绊,凭他们二人,怕是终其一生都挣脱不了礼教的枷锁。吉祥不敢奢望与世家娘子并肩,王二娘子没有勇气撕碎体面,这段感情或许只会在年复一年的偷摸与煎熬里耗尽,最终落得个各自凋零的结局。

廊下的风带着月光的清辉,拂过两人交握的手。王二娘子望着吉祥眼里的坚定,忽然觉得,李祈安不仅是帮他们挣脱了泥沼,更是给了他们“敢”的底气,敢对抗世俗,敢承认心意,敢去奢求一段寻常男女都能拥有的、安稳厮守的人生。

“走吧,”吉祥轻声说,握紧了她的手,“咱们该好好想想,往后的日子该怎么过了。”

王二娘子点头,跟着他往内屋走。月光在他们身后拖出长长的影子,交叠在一起,再也分不清彼此。这一次,前路或许仍有风雨,但他们知道,往后的每一步,都能并肩同行。

李祈安步出小院,反手轻轻带上门,将那方天地的静谧与期许都留在了身后。他仰头望向天边,一轮满月悬在墨蓝的天幕上,清辉遍洒,连巷弄里的青石板都染上了一层柔和的银白。

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折扇的竹骨,那温润的触感让他心头的思绪也渐渐沉淀。方才王二娘子那句“羡慕璎璎”还在耳边回响,他不由得低笑一声,眼底漾起几分连自己都未察觉的纵容。

“究竟要多少个圆满结局的话本,才能让你看清心意呢?”他对着月光轻声自语,语气里带着点无奈,又藏着点笃定的期待。那小娘子看话本时,总为别人的圆满哭得稀里哗啦,转头却对自己的心思揣着明白装糊涂,当真是个有趣的矛盾体。

夜风穿过巷弄,带着墙内海棠花的淡香,拂过脸颊时竟有几分暖意。月光拉长他的身影,与檐角的灯笼光晕交叠在一起,连带着流逝的时光都仿佛变得格外温柔。

翌日天刚蒙蒙亮,宣州府衙外那面沉寂已久的登闻鼓,便被人重重敲响。“咚——咚——咚——”三声巨响穿透晨雾,像三块巨石砸进平静的湖面,瞬间在全城激起千层浪。

“听说了吗?是王家二娘子!要告她亲阿爷-王君!”

“什么?亲女儿告生父?这可是天大的奇事!”

消息像长了翅膀,一炷香的功夫便传遍了宣州的大街小巷。百姓们撂下手里的营生,呼朋引伴地往府衙赶,连街边挑担的小贩都忍不住停下脚步,伸长脖子往那边张望。不多时,府衙门前便围得水泄不通,黑压压的人头攒动,议论声、惊叹声此起彼伏,闹得像开了场庙会。

府衙里的官员显然也没料到会有这等阵仗,慌忙调派了数十名不良人维持秩序。这些平日里凶神恶煞的差役,此刻手按腰间佩刀,一字排开站在石阶两侧,才勉强在人群中圈出一条通路。

璎璎早已得了李祈安的信儿,天不亮便带着阿意赶来。她机灵地绕到府衙侧门附近,寻了棵老槐树,踩着阿意的肩头爬到树杈上,这位置居高临下,既能看清堂前动静,又不至于被人群挤得难受。

“娘子,您瞧这阵仗,怕是全宣州的人都来了。”阿意仰着头,替她扶着裙摆,语气里满是兴奋。

璎璎扒着树干,望着下方涌动的人潮,心里既紧张又期待。

“来了!来了!”人群中忽然响起一阵骚动。

璎璎急忙望去,只见王二娘子一身素衣,在两名差役的引导下,从侧门缓缓走出。她没有施粉黛,发髻也只簪了支素银簪子,可脊背挺得笔直,步履沉稳,竟比往日穿金戴银时更显风骨。吉祥就站在不远处,虽穿着粗布衣衫,却眼神坚定地望着她,像一座沉默却可靠的山。

“那就是王二娘子?看着倒不像传闻里那般懦弱啊……”

“听说她要告王君害死长女,还滥杀无辜呢!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