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千文学网

千千文学网>大唐九万里 > 第 46 章(第2页)

第 46 章(第2页)

议论声再次响起,这一次却多了几分敬畏。璎璎望着王二娘子踏上石阶的背影,指尖轻轻抠着树皮,心里默默念着:一定要顺利啊。

府衙的大门“吱呀”一声被推开,王二娘子的身影消失在门后。登闻鼓的余音仿佛还在空气中震荡,而属于宣州的这场风暴,才刚刚开始。

“威武——!”

两列衙役手持水火棍,齐声高喝,声浪震得大堂梁柱微微发颤。棍梢顿地时发出整齐的脆响,惊得梁上燕子扑棱棱飞远。

王二娘子立在堂下,素色裙裾在晨光里泛着柔和的光泽。她深吸一口气,提起裙摆,一步一步踏上青砖铺就的地面。每一步都走得极稳,仿佛脚下不是公堂,而是通往新生的长阶。

行至堂中,她敛衽跪下,额头轻叩地面,动作从容不迫。待抬起头时,目光直视上首端坐的府君,声音清亮而坚定,穿透了公堂的肃穆:

“府君大人,民女王氏,要状告亲生父亲,前宣州别驾王仁,蓄意谋害长女王氏,滥杀无辜,以权势胁迫家人,败坏纲常伦理!”

话音落下,公堂内外一片寂静。连衙役们都下意识屏住了呼吸,唯有廊外传来百姓倒抽冷气的声响。府君握着惊堂木的手微微一顿,审视的目光落在她脸上,见她神色坦然,毫无半分怯懦,便缓缓开口:

“王二娘子,你可知状告生父乃是忤逆重罪?若无实据,休怪本府按律处置。”

王二娘子再次叩首,声音却愈发沉稳:“民女知晓。正因知晓其中利害,才敢冒死叩击登闻鼓。民女手中有证人,有物证,足以证明所言句句属实。若有半句虚言,甘受凌迟之刑,绝无半分怨怼!”

她抬起头,阳光透过雕花窗棂落在她脸上,映出眼底的决绝。那些被压抑多年的恐惧,在这一刻尽数化作了勇气,为了姐姐的冤屈,为了奶娘的性命,为了自己与吉祥的未来,她必须赢下这场官司。

府君看着她眼底的光,沉默片刻,终于拿起惊堂木,重重拍下:

“带被告王仁!”

“是!”

衙役们的应答声在大堂回荡,而王二娘子跪在原地,指尖悄悄攥紧了衣袖,她知道,此刻不仅是她一个人在战斗。

不多时,王君便缓步踱上堂来。他身着锦缎常服,步履从容不迫,神色间不见半分被告的惶恐,反倒像受邀前来旁听的贵客,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的闲适。

他施施然走到堂中,对着上首的府君略一拱手,行了个不卑不亢的礼,随即直挺挺地站在那里,背脊如松,目光平静地扫过公堂,仿佛眼前的阵仗不过是家常便饭。

王二娘子望着父亲这副泰然自若的模样,方才鼓起的勇气陡然泄了大半,一股熟悉的寒意从心底窜起,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寒噤。她攥紧拳,强压下惧意,扬声道:“府君大人!民女的父亲,亲手毒杀了自己的长女!民女有当年的药方为证,更可请求开棺验尸,以证所言非虚!”她深吸一口气,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,“此外,喂养我姐妹二人长大的奶娘,亦是被他所害,奶娘的儿子吉祥此刻就在堂外,可为证人!”

她正欲再列举更多细节,王君却陡然低喝一声:“够了!”

那声音不高,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威严,像一记重锤敲在王二娘子心上。她浑身一颤,剩下的话卡在喉咙里,再也说不出来。

王君淡淡地瞥了她一眼,那眼神里没有愤怒,没有惊讶,只有一种近乎冷漠的审视。随即他转向府君,再次拱手,语气平静得惊人:“府君不必多费周章再审问了。老夫认罪,所有罪行,皆是老夫一人所为,与旁人无关。”

“阿爷!”王二娘子失声惊呼,满脸的难以置信。她从未想过,父亲竟会如此轻易地认罪,这突如其来的转折让她措手不及。

王君却未看她,只是望着前方,声音里透着一种近乎偏执的决绝:“既然做了,便要做得彻底。”

他的话语里,竟隐隐带着一丝奇异的赞许,仿佛这场将自己推向绝境的控诉,不是忤逆,而是一场终于合乎他心意的“了断”。公堂之上霎时一片死寂,唯有王君那平静却字字千钧的声音,在梁柱间久久回荡。

王君这一声认罪,像一道惊雷劈在公堂之上,连满堂衙役都愣住了,握着水火棍的手不由得松了松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