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千文学网

千千文学网>大唐九万里 > 第 50 章(第2页)

第 50 章(第2页)

众人这才恍然大悟,夏循当即加快了喝粥的速度:“早说啊,我这就吃完。”

不多时,一桌早膳便见了底。众人齐齐起身出了酒楼,按先前商议好的分工行动,星遥和叶守礼一同往老仵作的住处去,打算从旁套套当年的情形;李祈安、璎璎等人则直奔府衙,准备泡在卷宗堆里翻找线索。

晨光正好,庐州城的街巷渐渐热闹起来。一行人兵分几路,身影很快融入往来的人潮里,各自奔赴要做的事。

李祈安熟门熟路地领着众人穿过府衙回廊,径直走向架阁库。璎璎望着那扇厚重的木门,忍不住咋舌:“咱们就这么大摇大摆地进来了?连个通传都没有?”

“不然呢?”李祈安回头看她,眼里带着几分理所当然,“难不成还要敲锣打鼓通报?”

方静鱼在一旁轻声道:“按规矩,总该先去拜访府君大人吧?毕竟这是人家的地界,咱们这般贸然进来,怕是不合礼数,而且论辈分,咱们都是晚辈呢。”

“府衙长官有什么可见的?”李祈安不以为意地摆摆手,伸手推开架阁库的门,一股陈旧的纸墨味扑面而来,“你看这满库的卷宗,光是翻找就够咱们忙的,哪有闲工夫和他客套寒暄?耽误了正事才不值当。”

夏循显然对这些门道熟稔,上前一步打量着层层叠叠的书架:“架阁库的卷宗都是按规矩分类的,不然衙门小吏日常查案也无从下手。咱们先按年份定位到开元三年的区域,卷宗表皮一般都有简要标注,顺着这个找能省不少功夫。”他指了指书架的层级,“娘子们负责下三层,我和祈安翻上三层,分工合作,效率能高些。”

众人闻言都点头赞同,也不再纠结礼数问题。架阁库里光线偏暗,只有几扇小窗透进微光,空气中浮动着灰尘与纸张混合的气息。一排排书架高耸,堆满了泛黄的卷宗,用细麻绳捆扎得整整齐齐,标签上的字迹有的已经模糊不清。

璎璎和方静鱼走到下层书架前,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卷卷宗,吹了吹上面的浮尘,展开来看,密密麻麻的小楷记录着当年的户籍、诉讼、缉捕文书,字里行间都是陈年旧事。李祈安和夏循则踩着木梯上了上层,木梯发出轻微的“吱呀”声,与翻动纸张的“沙沙”声交织在一起,在安静的架阁库里格外清晰。

时间在指尖翻动的纸页间悄然流淌,窗外的日头渐渐升高,阳光穿过雕花木窗,在积着薄尘的地面投下细碎的光斑,随着日影西斜缓缓移动,像无声的钟摆。

架阁库里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呼吸,还有纸张翻动时发出的“沙沙”轻响。泛黄的卷宗堆积如山,有的纸页脆薄如蝶翼,稍一用力便可能碎裂;有的墨迹早已晕开,辨认起来格外费力。璎璎指尖划过一行行模糊的字迹,眉头微蹙,偶尔停下来对着光线仔细辨认;方静鱼则将看过的卷宗分门别类码放整齐,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,却顾不上抬手擦拭。

上层的木梯偶尔轻轻晃动,李祈安正逐字逐句核对着一卷户籍册,指尖在“施”姓条目上缓缓移动;夏循则捧着一摞诉讼卷宗,靠在书架旁细细翻看,时不时在纸上记下些什么。

谁也没有再说话,连咳嗽都刻意放轻了声音。空气中弥漫着陈旧的纸墨香与淡淡的灰尘味,与窗外隐约传来的喧嚣隔绝开来,仿佛自成一个凝滞的时空。每个人的心思都系在那千万字里行间,盼着能从浩如烟海的记录中,捕捉到“施七娘”那惊鸿一瞥的踪迹。

光斑爬到璎璎脚边时,她忽然停住翻页的手,指尖落在一行模糊的小字上,呼吸微微一滞周遭的寂静里,仿佛有什么东西,正要破土而出。

“我找到开元三年的卷宗了!”璎璎忽然扬声喊道,指尖还停留在那卷泛黄的纸册上,眼里闪过一丝雀跃。

众人闻声纷纷回头,连踩着木梯的李祈安都停下了动作,探身望过来:“可与施七娘有关?”

璎璎翻到卷宗末尾,仔细核对了一遍,方才的喜色渐渐淡去,语气也低落下来:“无关,只是开元三年一桩寻常的盗窃案,与咱们要找的人不相干。”

“无妨。”夏循从卷宗堆里抬起头,语气沉稳,“至少确定了开元三年的卷宗集中在那一片区域,咱们都往那边去找,能省不少功夫。”

方静鱼点点头,立刻挪到璎璎身边,伸手抽出旁边几卷未开封的卷宗,准备一同细查。

李祈安却从木梯上下来,抬头看了看窗棂外的日头,笑道:“先歇会儿吧,已到昼食时辰了。说起来,你们先前惦记的府君大人,之前便递了话,邀咱们去后衙共用午膳呢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