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千文学网

千千文学网>大唐九万里 > 第 50 章(第1页)

第 50 章(第1页)

璎璎手里揣着个温热的鱼肉馅包子,白胖的面皮透着点油光,咬一口,鲜美的汤汁顺着指尖淌下来。她和李祈安并肩走在巢湖岸边,晨风吹得鬓发微扬,带着湖水的潮气。不远处的码头边,渔民们正忙着卸船,银白的鱼群在竹筐里蹦跳,吆喝声、水声混在一起,热闹得很。

她咽下嘴里的包子,望着那片忙碌的景象,忽然开口问道:“从灯上的九相图内容看来,这庐州城里遇害的那位娘子叫施七娘,是开元三年出的事。”她顿了顿,指尖无意识地蹭着包子皮,“就像你之前说的,她不像王家大娘子那样留有名字,想来是寻常百姓出身,不曾取名,这庐州城偌大,咱们要怎么找到关于她的踪迹呢?”

“是啊。”李祈安望着湖面掠过的水鸟,也轻轻叹了口气,“这个案子定然比王家那桩棘手得多。光是寻到这施七娘的来龙去脉,怕是就像大海捞针。”

璎璎一听他也这么说,顿时急了,手里的包子都忘了啃:“那我们怎么办?总不能在这儿耗着吧?”

“别急。”李祈安转头看她,眼底带着安抚的笑意,“好在咱们知道她出事的年月,还有姓氏。庐州府的老仵作是从前大理寺退下来的,子皓与他有些交情,今日一早就会去拜访。说不定能从他那里问出些当年的头绪。”

“这可太好了!”璎璎眼睛一亮,方才的愁绪一扫而空,连声音都轻快了几分,手里的包子仿佛也更香了。

李祈安见她情绪转变得这般快,忍不住觉得好笑,故意板起脸逗她:“不过嘛,咱们剩下来的几个也有任务,怕是偷不得这浮生半日闲了。”

璎璎瞬间愣住,嘴里的包子还含着半口:“我们要干什么?”

“自然是去府衙。”李祈安笑得狡黠,“查一查开元三年的各类卷宗,亡故的、失踪的,但凡沾点边的都不能放过。这可是个大工程,怕是得耗上一整天呢。”

璎璎看着他眼里的促狭,嗔怪地瞪了一眼,却忍不住弯了嘴角,把最后一口包子塞进嘴里:“去就去!总好过在这里瞎猜。不过话说在前头,查卷宗可是个累人的活,中午得请我吃庐州月的银鱼羹补补!”

说着,她忽然想起昨夜在庐州月尝过的味道,那滑嫩的银鱼裹着鲜醇的汤汁,入口便是满嘴清鲜,连舌尖都仿佛还留着那股子鲜灵劲儿。这么一想,喉咙里顿时泛起一阵痒意,忍不住悄悄咽了口口水,眼睛也亮了几分,脚步都跟着轻快了些,仿佛再快些走到府衙,早些忙完,就能早些尝到那口惦记的滋味似的。

李祈安瞧着她这副模样,哪还猜不出她在想什么,嘴角噙着笑意,故意放慢脚步逗她:“怎么,这就馋了?”

璎璎被说中心事,脸颊微红,却嘴硬道:“谁馋了?我只是觉得,早点查完卷宗,才能安心吃东西罢了。”

“你放心,”李祈安朗声应下,晨光落在他脸上,笑意比湖光还要亮,“只要能查到线索,莫说银鱼羹,便是全庐州的小吃,都请你尝个遍。”

两人相视一笑,脚步不由得轻快了些。岸边的晨光渐渐烈起来,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短,湖风里的烟火气,混着未散的包子香,仿佛都成了探案前的序章。

两人在湖边慢悠悠地散了约莫半个时辰的步,看够了晨光里的湖景,闻足了码头的鱼鲜气,才心满意足地折回酒楼。刚上二楼,就见其余人都已坐在临窗的桌前用饔食,粥碗里的热气袅袅升起,混着糕点的甜香,格外热闹。

“你俩大清早的跑哪儿去了?”方静鱼最先抬头,见璎璎脚步轻快地过来,忍不住打趣道。

璎璎几步跨到桌边,眼疾手快地从方静鱼面前的碟子里捏了块玫瑰酥,塞进嘴里含糊道:“醒得早了,出去溜达了会儿。”她嚼着点心,又连忙催促,“你们快吃!待会儿还有活计呢!”

除了叶守礼端着茶盏不动声色,其余人都一脸茫然地望着她,眼里满是“什么活计”的疑问。

璎璎嘴里的点心还没咽净,便用眼神朝李祈安递了个“你来说”的示意。

李祈安无奈地笑了笑,解释道:“也没什么大事,就是打算早去些府衙,查查开元三年的卷宗,总得过一遍,才能知道这施七娘究竟是何许人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