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千文学网

千千文学网>大唐九万里 > 第 49 章(第1页)

第 49 章(第1页)

庐州与宣州本就相隔不远,快马加鞭不过两三日路程,可架不住一行人走走停停,全没把赶路当回事,见了路边的好景致便要驻足赏玩半晌,闻着街角的美食香气就挪不动脚,从饶州一路带来的馋虫,到了庐州地界反倒愈发活跃。

于是,这短短一段路,竟被他们生生走出了十日的悠闲。待终于望见庐州城那巍峨的城门时,连车轮上都仿佛沾着一路的烟火气。

刚进城门,便见星遥早已候在街角,一身利落的青衫,见了他们便笑着迎上来:“可算把你们盼来了。我在‘庐州月’定下了上房,那酒楼临着巢湖,推窗就能见水色,正好给各位洗去一路风尘。”

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,只见不远处一座飞檐翘角的酒楼立在水边,匾额上“庐州月”三个大字在夕阳下泛着温润的光,檐下的灯笼已经次第亮起,映得湖面也染上了几分暖意。

“还是星遥想得周到。”李祈安笑着拍了拍他的肩,“这一路尝遍了路边摊,正该去正经酒楼里好好吃顿像样的。”

璎璎闻言,立刻举着手里的栗子反驳:“路边摊才有烟火气呢!不过……”她话锋一转,望着那酒楼眼睛发亮,“庐州月的巢湖银鱼羹,我可早就听说了!”

一行人说说笑笑地往酒楼去,晚风带着湖水的清润气息拂过,将旅途的疲惫轻轻吹散。

众人刚踏进“庐州月”酒楼,暖融融的酒香与菜香便扑面而来。几个穿青布短打的伙计立刻放下手里的活计,脸上堆着热络的笑,快步围了上来,一边引着路,一边熟稔地招呼:“几位郎君、娘子可是星遥郎君的朋友?楼上的上房早给您几位备好啦,临湖的景致,敞亮得很!”

先前星遥定下上房时出手阔绰,还特意吩咐要好生照料后续赶来的友人,伙计们记在心里,此刻更是殷勤得不行。走在最前的伙计麻利地撩起二楼的珠帘,另一个伙计则忙着接过方静鱼手里的食盒,嘴上还不停念叨:“娘子手里的东西沉,小的来拎就好!咱们酒楼今儿刚蒸好的蟹粉汤包,热乎着呢,要不要先给您几位上一笼垫垫?”

李祈安笑着点头:“先把行李送进房,再备一桌拿手菜,要你们这儿最鲜的巢湖水产。”

“哎!好嘞!”伙计响亮地应了一声,转头就朝后厨方向喊,“贵客点单,要巢湖鲜货,快把刚捞上来的银鱼、白虾备好!”

一行人跟着伙计往楼上走,木质楼梯踩上去发出清脆的声响,沿途廊柱上挂着的灯笼透出暖光,映得每个人脸上都少了几分旅途的疲惫。

璎璎轻轻推开房门,一股淡淡的樟木香气扑面而来。屋内陈设雅致,梨花木的梳妆台上摆着青瓷瓶,插着两支新鲜的玉兰;墙上挂着一幅水墨巢湖图,笔意疏朗,恰好衬得整个房间古色古香。锦被铺得平平整整,连床脚垂下的流苏都梳理得一丝不苟,处处透着精致妥帖。

她走到窗边,依着伙计的话推开雕花木窗,晚风带着湖水的清润气息瞬间涌了进来。探头望去,整片巢湖的景致赫然在目——暮色中,湖面像铺了一匹巨大的暗蓝绸缎,远处的渔船挂着昏黄的灯,正缓缓划过水面,留下一道道细碎的银波;岸边的芦苇丛随风摇曳,偶尔有晚归的水鸟掠过,带起几声清啼。

“果然没骗人。”璎璎忍不住弯起唇角,指尖轻轻点着窗框。方才在楼下只觉酒楼气派,此刻登高俯瞰,才真正体会到“庐州月”的妙处,这窗景,怕是把整个庐州的灵秀都收进来了。

她转过身,望着屋内温馨的陈设,又回头看看窗外浩渺的湖光,忽然觉得这一路的走走停停都值了。

众人放下行囊,略作修整,洗去一路风尘。不多时,便在伙计的殷勤引导下,沿着雕花楼梯拾级而上,直达酒楼的六楼。

这一层是整座庐州城的制高点,推窗便能将四方景致尽收眼底。星遥早已提前订下临窗的宝包厢,推门而入时,满室清辉先一步涌了进来。包厢三面皆窗,此刻窗扇尽敞,晚风携着湖水的潮气穿堂而过,拂得烛火微微摇曳。

抬头望去,一轮皓月正高悬天际,清辉遍洒,将巢湖染成一片银白。远处的城郭隐在夜色里,唯有零星灯火点缀;近处的湖面波光粼粼,渔舟唱晚的调子顺着风飘来,忽远忽近。

“果然是‘庐州月,人间景’。”璎璎走到窗边,望着这月、这湖、这万家灯火,忍不住轻声叹道。

李祈安倚着另一侧的窗,指尖敲打着窗沿,笑道:“星遥倒是会选地方,这景致,怕是把整个庐州的月色都拢进这包厢里了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