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将军,前方有异动。”一名斥候低声禀报。
张怀仁抬眼望去,只见营帐后方,数名黑衣人正悄然潜行,显然是兵部密探。
“动手。”张怀仁低声命令。
十二名斥候如猎豹般扑出,瞬间将黑衣人包围。
黑衣人反应极快,拔刀迎战,双方瞬间交手。
刀光剑影之间,杀气弥漫。
张怀仁亲自出手,一刀斩下一名黑衣人的右臂,那人惨叫一声,跌倒在地。
“说,你们的目的是什么?”张怀仁冷声问道。
黑衣人咬牙不语。
张怀仁冷笑:“不说,便死。”
他手中短刃一挑,划破黑衣人咽喉。
“其他人,说吧。”他冷冷扫视其余黑衣人。
一名黑衣人吓得魂飞魄散,连忙跪地求饶:“将军饶命!我们只是奉命行事,目的是在大营中放火,制造混乱,让吐蕃大军趁机攻入!”
张怀仁眉头一皱:“兵部果然已与吐蕃勾结。”
他当即下令:“将这些人全部拿下,严加审问。”
斥候们迅速行动,将剩余黑衣人全部制服。
翌日清晨,林子涵收到密报,得知兵部密探已在归义军大营中被擒,计划放火制造混乱。
他脸色阴沉,沉声道:“兵部果然已与吐蕃联手,我们必须立刻行动。”
他当即修书一封,命人火速送往洛阳,禀报天子,并附上黑衣人的口供。
“吐蕃大军压境,兵部阴谋败露,归义军唯有背水一战。”林子涵望着远方,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。
而长安城内,兵部尚书裴炎的旧部已察觉密信泄露,正紧急商议对策。
“林子涵竟然拿到了狱卒!”一名官员惊怒交加,“若他将密信内容公之于众,我们必遭大祸!”
另一名官员沉声道:“必须阻止廷议,否则我们无法掌控局面。”
“如何阻止?”有人问道。
“只有一个办法。”那官员缓缓道,“在廷议之前,先发制人,弹劾林子涵,指其勾结吐蕃,意图谋反。如此一来,朝廷便会先处置林子涵,归义军也将陷入混乱。”
“此计可行。”一名老臣点头,“但必须有人上奏,且证据确凿。”
“证据?”那官员冷笑,“我们可以伪造。”
一场更大的风暴,正在酝酿。
而归义军,已无退路。
唯有迎风而上,方能求生。
林子涵接到密报后,面色愈发沉凝。他深知,兵部已将归义军视作心腹大患,若不先发制人,必遭其害。他立即将林府密探尽数调出,暗中布控洛阳城中,以防兵部密探进一步渗透。同时,他亲笔修书一封,命人火速送往边疆,令归义军各部加强戒备,尤其注意吐蕃动向。
“将军,吐蕃若真与兵部勾结,其大军压境恐非虚张声势。”副将李长风低声进言,“我军若要迎战,必须提前布防,否则一旦战起,归义军恐难独撑。”
林子涵点头,道:“吐蕃若真欲趁势而动,必有内应接应。我们必须找出兵部与吐蕃的联络人,否则即便击退吐蕃,归义军亦难安生。”
正说话间,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。一名斥候快步而入,跪地禀报:“启禀将军,兵部密探已从长安出发,目标不详,但极可能潜往吐蕃。”
林子涵目光一冷:“果然如此。他们要借吐蕃之手,彻底铲除归义军。”
他当即下令:“张怀仁何在?”
“末将在。”张怀仁应声而入。
“你即刻率领十二精锐,沿途追踪兵部密探,务必将其截获。若能活捉,带回审问,若不能,亦须查明其联络对象。”
张怀仁抱拳领命:“末将明白。”